2017年1月13日 星期五

史可法復多爾袞書作者不是史可法


史可法〈復多爾袞書〉,又名:復攝政王國書、復攝政睿親皇書,是大忠臣史可法(1601萬曆291645弘光元年),以南明東閣大學士兼兵部尚書身份,拒絕滿清攝政王愛新覺羅.多爾袞(1612萬曆401650順治7年)招降的覆函。時為1644(崇禎17年)九月十五日,史可法正督師揚州,多爾袞已入主順天府(北京)。

〈復多爾袞書〉作者不是史可法,是誰?

國學大師羅忼烈教授(1918—2009)〈史可法復多爾袞書作者考〉一文考證:作者是史可法的幕客王綱。

圖:國學大師羅忼烈教授〈史可法復多爾袞書作者考〉手稿(1989815日初稿)第1頁影印本。


羅教授引明末清初學者彭士望1609萬曆37—1682康熙21的《恥躬堂文鈔》卷9〈書歐陽子十交贊後〉:「(王)綱從史公,招徠高傑,復攝政國書,俱出綱手。」和《恥躬堂詩鈔》卷13〈歲暮書懷〉:「昔交王(綱)與歐(歐陽斌元),……王為史相客,國書出其手。」析王綱與彭士望為生死之交,同為史可法幕客,彭氏是務實學者,他的詩、文均言及王綱代筆一事,不會是妄言。

羅教授又以《三國志.魏書》本傳:「軍國書檄,多陳)琳、阮)瑀所作」,說明公府文書由幕客代擬,早成制度。

王綱的作品,被收入《史可法集》,羅教授認為不足為怪:「王綱是一個陌生的名字,無文集傳世;史可法大名鼎鼎,又有後人替他編集流傳,由於編者失考,把王綱代作之文當做史可法作的,收入史集,也是不足為怪的事。」


說明:
1644年(崇禎17年)是多事之年:
正月,李自成1606萬曆34—1645弘光元年在西安(今陝西省內)稱王,建大順國。
三月,李軍攻陷順天府,明崇禎帝朱由檢(1611萬曆39—1644崇禎17年)登煤山紅閣煤山今名景山,位於北京市西城區),自縊身亡;駐守山海關(位於今河北省秦皇島市)的遼東總兵吳三桂(1612萬曆40—1678康熙17年)引清軍入關。
五月,滿清攝政王愛新覺羅.多爾袞入主順天府;崇禎帝的堂兄福王朱由崧(1607萬曆35—1646順治3年)在南京(今江蘇省內)登基,是為南明弘光帝。

.史可法為南明督師揚州抗擊清軍,始於1644年(崇禎17年)五月廿一日,終於1645年(弘光元年)四月廿五日戰敗殉難,為時不足1年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