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宋汴京紅歌妓李師師,與大詞家周邦彥(1056仁宗嘉祐元年—1121徽宗宣和3年)、大嫖客趙佶(徽宗皇帝,1082神宗元豐5年—1135南宋高宗紹興5年)的一段虛妄艷聞,首次出現在南宋時代張端義的《貴耳集》。
在張端義筆下——
一,周邦彥因躲在床底偷聽了趙佶和李師師的「謔語」而寫成〈少年游〉一詞:「道君(按:道君皇帝趙佶)幸李師師家,偶周邦彥先在焉,知道君至,遂匿於床下。道君自攜新橙一顆,云江南初進來,遂與師師謔語。邦彥悉聞之,櫽括成〈少年游〉。」
二,周邦彥的官職是開封府監稅:「李師師因歌此詞(少年游),道君問誰作?李師師奏云:『周邦彥詞。』道君大怒,坐朝,諭蔡京云:『開封府有監稅周邦彥者,聞課額不登,如何京尹不案發來?』」
三,周邦彥因寫〈少年游〉得罪皇帝,被免職驅逐離開京城時寫了〈蘭陵王〉:「隔一二日,道君復幸李師師家。不見李師師,問其家,知送周監稅。道君方以邦彥出國門為喜,既至,不遇,坐久至更初,李始歸,愁眉淚睫,憔悴可掬。道君大怒云:『爾往哪裏去?』李奏:『臣妾萬死,知周邦彥得罪,押出國門,略致一杯相別,不知官家來。』道君問:『曾有詞否?』李奏云:『有〈蘭陵王〉詞。』」
四,聽罷〈蘭陵王〉,皇帝轉怒為喜,周邦彥因此升官了,當上大晟樂正:「曲終,道君大喜,復召為大晟樂正。後官至大晟樂府待制。」
對於這段艷聞,國學大師羅忼烈教授(1918—2009)的〈談李師師〉,指出3個疑點、2個破綻:
疑點是:
一,趙佶在位時特設的大晟府(1105徽宗崇寧4年—1120宣和2年),沒有大晟樂正和大晟樂府待制這兩個官職。
二,1111政和元年,55歲的周邦彥官至衛尉正卿,不可能兼任監稅這等小官。
三,以周邦彥當時的年紀、官位,應該不會流連妓院。
破綻是:
一,李師師的年紀(約生於1062),比趙佶(生於1082)大約20歲,不大可能被趙佶看中。
二,文中提及周邦彥的〈少年游〉和〈蘭陵王〉兩首詞,實際寫作時間相距40年,並非同一時期作品。
說明:
.〈談李師師〉,載《兩小山齋論文集》第117—132頁,中華書局(北京)1982年7月第1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