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〈長恨歌〉傳誦千古,說的是唐明皇(唐玄宗李隆基)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,感動人心。歷史學家史式教授,在〈兩截人物李隆基〉一文直指,李、楊二人不可能存在真愛情。
史教授說:
「李隆基納楊玉環為妃,是一件極其醜惡的父奪子媳的亂倫行為。……二十二歲的楊玉環不愛與自己年齡相當的白馬王子(按:壽王李瑁),卻甘心情願地投入年已五十六歲的老公公(按:李隆基)的懷抱,誰會相信!」
「楊玉環成為貴妃之後,選美照樣進行,李隆基還和她的三個姐姐(按:韓國夫人、虢國夫人、秦國夫人)亂七八糟。」
史教授又指出,李隆基下令高力士縊死楊貴妃之前,只「猶豫了一下」——「陳玄禮前奏曰:『國忠謀反伏誅,貴妃不應供奉,願陛下割恩正法!』玄宗曰:『朕當自處之。』倚杖傾頭而立。」
亦「爭取了一下」——「久之,京兆司錄韋諤前奏曰:『今眾怒難犯,安危在晷刻,願陛下速決!』……玄宗曰:『貴妃常居深宮,焉知國忠謀反?』」
李隆基為了自保,最終下令殺了楊貴妃。哪裏有「君王掩面救不得,回看血淚相和流」的悲愴?
![]() |
〈兩截人物李隆基〉載於《野史的真實——帝王往事新說》 |
說明:
.唐玄宗李隆基(685武則天垂拱1年—762唐肅宗寶應1年),712先天1年(27歲)—755天寶14年(70歲)在位43年。
.楊貴妃(約719唐玄宗開元7年—756唐肅宗至德1年,約38歲),永樂(今山西省運城市永濟市)人。她的名字,《舊唐書》(卷51列傳第1后妃上)和《新唐書》(卷76列傳第1后妃上)兩部正史均沒有記載。《舊唐書》說她姿質豐艷,善歌舞,通音律,智算過人。
.白居易(772唐代宗大曆7年-846唐武宗會昌6年),祖籍太谷(今山西省太原市晉中市太谷縣),出生於河南新鄭(今河南省鄭州市新鄭市)。官至翰林學士、左贊善大夫。有《白氏長慶集》傳世。
.史式(1922—2015),安徽省滁州市全椒縣人。自學成為歷史學家,曾任新聞記者、四川省文史研究館館員、重慶師範大學教授等職。編有:《中華民族史研究》、《太平天國大詞典》(與太平天國史專家郭毅生合編);著有:《史式談史叢書》(4冊:《皇帝是個什麼東西》、《古來冤案知多少》、《清官貪官各行其道》、《太平天國不太平》)、《史式新說帝王往事》、《我是宋朝人》、《戚繼光》、《歷史傳承與創造未來》、《中國不可無岳飛》、《皇權禍國》、《中華民族史》(合著)、《台灣先住民史》(與黃受民合著)等。
.《舊唐書》,原名《李氏書》,全書200卷(本紀20、志30、列傳150)。記618唐高祖(李淵)武德1年—907唐哀帝(李柷)天祐4年史事。撰者劉昫(888唐昭宗文德1年-947後漢高祖天福12年),涿州歸義(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)人。945後晉出帝(石重貴)開運2年,招撰《舊唐書》。
.《新唐書》,全書225卷(本紀10、志50、表15、列傳150),成書於1060北宋仁宗(趙楨)嘉祐5年。撰者:宋祁(998北宋真宗咸平1年-1061北宋仁宗嘉祐6年,安陸人,即今湖北省孝感市安陸市)、歐陽修(1007北宋真宗景德4年-1072北宋神宗熙寧5年,吉州廬陵人,即今江西省吉安市)、范鎮(1007北宋真宗景德4年-1088北宋哲宗元祐3年,華陽人,即今四川省成都市)、呂夏卿(1018北宋真宗天禧2年-1068北宋神宗熙寧1年,福建晉江縣人,即今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市)。